|
唐诗《《枫桥夜泊》影响了日本的年俗,也影响东方文化时间:2018-03-04 日文版枫桥夜泊 编者按:一首唐诗,一个中国诗人,竟然对日本和美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春节,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。受中国文化的影响,日本、韩国和越南也过春节。不过,日本人把公历的元旦当做大年初一,把12月31日当成除夕夜,称作“大晦日”,意思是把旧一年的晦气全部留在过去。 在辞旧迎新的那一刻,全日本寺院和神社都要举行撞钟仪式,必须敲108响。但是你知道么?日本这个年俗的形成其实和一首唐诗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这首唐诗就是《枫桥夜泊》。 01 唐朝,深秋,夜。仕子张继,停船夜宿寒山寺外。江南水乡的夜晚清冷幽静,让他内心泛起阵阵的旅愁。此时正值“安史之乱”后,兵荒马乱,远离家乡,前途渺茫,孤独的他在寒夜中感到自己如同漂泊的浮莲,难以入睡。寒山寺的钟声,更让他惆怅......于是他就把心中的寂寥清愁化成一首诗,这就是《枫桥夜泊》。月落乌啼霜满天/江枫渔火对愁眠/姑苏城外寒山寺/夜半钟声到客船 没想到这首诗随着寒山寺的钟声,穿越千年,至今流传。特别在日本,还被编入了教科书,可谓家喻户晓,其在日本民间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别的唐诗。 清朝,国学大师俞樾在《新修寒山寺记》写道:“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见,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,且言其国三尺之童,无不能诵是诗者。”正如中国儿童从小就背“床前明月光,疑似地上霜”一样,日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“姑苏城外寒山寺”。日本东京也建造了一个寒山寺,刻了《枫桥夜泊》诗碑。2006年,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来到苏州,说:“苏州和苏州寒山寺是我向往的地方”。 的确,寒山寺已经成了日本人心中的文化圣地。在日本各地有“寒山”料理店,也有多种以“寒山”命名的酒,日本墨块的精品也以“寒山”命名。日本“寒山”文化更是层出不穷。《枫桥夜泊》及其诗中的寒山寺已经成了中日交往的文化符号。在2005年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中,成龙和福原爱共同敲响了苏州寒山寺的复制钟。每年的元旦和除夕,会有很多的日本游客来到苏州,只为聆听那跨越千古时空的寒山寺的钟声。 02 中国自古有新年敲钟的风俗。四川的阆中古城,是“中国春节文化之乡”,至今保持着最传统的过年敲钟习俗。只不过,是从夜里11点开始敲钟,为什么呢? 中国古代有“晨钟暮鼓”的报时习惯。众所周知,中国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,分别以地支为序,每个时辰等于今天的两小时。每时辰都敲鼓报时,以让民众知晓。到了南朝齐武帝时,因为鼓声不大,为了让宫中听到报时声,就在鼓楼中悬铜钟,首开先河。特别到了正月初一的子时,是新年的开始,这钟声就要敲得格外响,次数格外多。子时从半夜11点到1点,所以,敲钟时间是晚11点,至今有些地方海外华人保持除夕11点敲钟的习惯。后来,中国佛教开始传播,除夕的钟声就成了108响。 佛教中认为人有六种感觉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这就是“六根”。六根各有好、恶、平三种状态,共十八种,每种有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,又分净与染,所以,人一共有108种烦恼。敲钟108次,就可以把过去一年的所有烦恼全部带走。如果您在2017年烦恼太多,我也不反对您从正月初一到初三,找个钟敲上108响,这说不定可以讨个好彩头。 话归正传,到了唐代,中国文化及其佛教远播日本,寒山寺的钟声随着《枫桥夜泊》也在日本传播开来,新年敲钟也就慢慢成为日本的年俗。看到这里,聪明的你一定会问,为什么《枫桥夜泊》和寒山寺这样有名? 03 这就要说到一个唐代的诗人——寒山。看到这个名字,你恐怕是一脸茫然,这哥们儿到底是干什么的?虽然在国内,人们并不知道这个诗人,但是现在国外文化界,他的名声远远大于李白、杜甫等。寒山是一个和尚,脾气怪癖,常在各寺庙中“望空噪骂”,众和尚皆认为他是“疯僧”,按现在话来讲就脑子有病。寒山倒也不与他人辩解,洒笑而去,四处漂泊。后来化缘来到国清寺,国清寺有一个做饭的和尚叫拾得,拾得见寒山饿得奄奄一息,便将一些残羹剩饭给他吃。 寒山自述“前度是富儿,今度成贫士”。据说他以前是个“富二代”,但形象矮小丑陋,唐朝的进士要求仪表堂堂,虽然他满腹经纶,不能中举,所以,放浪形骸,做了一个盛世的隐者。他超越世俗束缚,摆脱主流价值观的背后,不知道经历多少心理煎熬和磨难。而拾得和尚,本来就是方丈捡来的一名孤儿,起名“拾得”,从小也是孤独伶仃,饱尝人世艰难,所以,两个人惺惺相惜,成了好朋友,一起当起寺庙的僧厨。 不想当厨子的和尚不是好诗人,这句话用在他们的身上太恰当了。这二位,不想着怎么好好做饭,为“和尚服务”,一天到晚就讨论人生、佛学、文学。虽然粗茶淡饭,但喜欢吟诗作赋,而且造诣很高。后来,这个寒山来到了苏州的枫桥镇,靠施药舍茶,勉强为生,最后客死他乡于枫桥寺内,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。而他的知己拾得和尚,远渡日本。 拾得绝对想不到,自己在中土大唐的璀璨群星中,默默无光,但是来到当时文化贫瘠的日本,却能成为一代佛教宗师,影响了后世的日本文化。在中国文化中,寒山与拾得成了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。 04 拾得到日本之后,很快风生水起,成为一代宗师,影响巨大,日本不仅有了“拾得寺”,还有“寒山寺”。寒山也成为日本文化偶像,他俩的诗也成了日本文学史上最著名的“寒山诗”。文化是互相影响的,寒山拾得在日本出名之后,日本学者来唐朝寻找寒山曾经诗作和踪迹,唐朝人也开始注视和研究寒山。寒山圆寂的枫桥寺也改名为寒山寺,寒山寺及《枫桥夜泊》开始风靡日本。 唐代以后,寒山思想、诗句越来越多地传日本,在日本的政治、社会、宗教、艺术、美学、商业等诸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,他成为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的中国人。毫不夸张地说,寒山影响日本文化一千年,仍然“活在”当代日本。日本国宝中——元代寒山拾得图,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。 寒山诗意境很符合日本人的民族特点,在寒山的诗魂深处,闪烁着悲哀的生命体验和顿悟透彻。例如,对佛教生死无常的看法,在中国文化的意识深层是悲哀和恐惧。在日本人的美意识中,却以凋灭和残破的美学色彩去看待,既然死亡是生命的真谛和归宿,那么就孕含天之大美。 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,百花草木零落的秋天寂寥凄惨,凋灭的伤感,无尽哀伤,充满了“悲秋”的色彩。可日本文化中,对“红叶且凋零”却持一种赞美欣赏的态度,最能触动日本人的心弦。 寒山的人生观也备受日本人推崇。一天,寒山问拾得:“世间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,如何处治乎?”拾得:“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你且看他。”从这句话联系日本人的性格,就可以感受到寒山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了。所以,寒山成了日本神化的文化偶像。但对于追求生命的壮观,对人生前途充满积极和希望的中国人来说,寒山的思想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了,这也决定了寒山很难在中国主流的思想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如果寒山生前知道自己会对千年之后的世界文化产生影响,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宽慰的。 05 寒山不仅影响了日本文化,更成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“垮掉一代”的精神偶像。1953年,美国诗人加里•斯奈德在日本了解到了寒山,内心被震撼,形成强烈而震撼的印象。从此,他开始翻译寒山诗,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,并为年轻读者所接受,一时之间风靡西方。恰逢美国“垮掉派”运动的兴起,寒山诗就成了“佯狂似癫”的嬉皮士和朋克的“精神食粮”。 美国学者罗伯特•科恩(Robert Kern)曾回顾:“在当时的语境下,斯奈德笔下的寒山——这位唐代诗人、疯癫的山之隐者——就变成了一位‘垮掉’英雄和反文化的先锋。” 大卫森(Davidson)说寒山成了一个“反对符号”。寒山诗也风靡欧洲。从五六十年代的“垮掉运动”一直延续至今,美国的学术界对寒山文化一直热情不减。20世纪90年代,美国小说家查尔斯•弗雷泽创作的长篇小说Cold Mountain,小说的扉页就引用寒山诗“人问寒山道,寒山路不通”(Men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/Cold Mountain: there's no through trail)。这部小说在2003年被拍成经典电影《冷山》。 寒山,这位中国文学中的“边缘诗人”却走进了西方文学中心的经典殿堂。如今寒山诗进入美国的各大文学选集,在美国大学中,涉及东亚文学,必然提到寒山诗。今年,寒山寺的新年钟声也成了文化活动,被推广到了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。 06 谁能想到一首唐诗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?谁能不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影响而骄傲?也许,有人对寒山文化在日本和美国的影响而感到自豪的同时,也会对其在中国的不被重视而遗憾。其实,这是没有必要的。因为寒山诗本身就接近白话,其境界赶不上李杜,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“边缘文学”,所以才容易被外国人理解。 其次,在中国古代文化中,还有许多佳篇名作深深影响着当今的世界。如果为这一点就感到遗憾的话,那么你会感慨不过来的。博大兼容,这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。这也是中国文化能一直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。(中国成语大会,文/李思远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