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二郎神的三字官箴曰独曰能曰敏,难在不学不做时间:2018-02-25 自古以来说官箴,最脍炙人口者,不外乎清、慎、勤。行之者,是为好官循吏,悖之者,是为贪官庸吏。读《西游记》,在“小圣降大圣”的段子里,二郎神表现出的官箴,基本盘没变,内涵却大异其趣。孰好孰坏,孰优孰劣,我们不妨做做比较,兼听则明嘛,没坏处。 独,而后有清正 话说孙悟空单挑十万兵,朝野震动,赴蟠桃会的观世音随即举贤荐能,对玉帝说:“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,见居灌洲灌江口,享受下方香火。他昔日曾力诛六怪,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,神通广大。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,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,着他助力,便可擒也。” 见居灌洲灌江口,一如治所或封地,享受下方香火,属于在编范畴,即书中所说的“已受天箓”,只有在册神仙才有这个资格;另外一个关键词,“听调不听宣”,通俗的说法,即公私分明,公事上,任你调遣,涉及私事,对不住,我们没啥交情,红白喜事,各种节庆,别找我,也别往来走动。 二郎神与玉帝的恩怨,孙悟空有句话可以作为表面注解,“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,配合杨君,生一男子,曾使斧劈桃山的,是你么?”因母恨舅,表面上成立,但是,站在玉帝角度,站在执法者角度,这种恨又不能成立。母亲违法在先,难道舅舅不该秉公执法?外甥“劫狱”在后,做舅舅的不但没有启动纪律或法律程序,反而大加封赏,默许外甥割据一方,什么仇什么怨不能化解?因此,二郎神的“不听宣”,应该还有外挂。 什么外挂?就是官箴,我称之为“独”,特立独行,有孤臣遗风!作者评得好:“心高不认天家眷,性傲归神住灌江。”这样做的好处在于,既规避了裙带关系可能引起的各种窃窃私语,又树立了不媚上的好官形象。东坡先生曾说,“千夫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”,“浩然天地间,唯我独也正”。二郎神的做派,也有这么点意思。 做官不易,对上对下都要交代,时时刻刻面对监督。作为个体,谁不想自由自在、我行我素,以求个淋漓酣畅?可是作为官员,就不行了,许多时候,许多情况下,不是你想干什么,就能干什么,而是上级和群众让你干什么,你才能干什么。在此前提下,不能独善其身者,必不能兼济天下。所以古人云,“政者,正也”。从政,就得讲正气、走正道、干正事,而践行此“三正”,实离不开一个“独”字。唯其慎独,而为君子;唯其独步,而无羁绊;唯其独见,而得尊崇;唯其独智,而有政绩。为官者若能悟此一“独”,何愁组织不放心?何愁群众不满意?比起那个“清”字,“独”的内涵或许更丰富些。 能,还需尽其任 在同名电视剧里,孙悟空很牛,玉帝很慌,都吓得钻桌底下了。小说中的玉帝倒是淡定如常,谈笑自若,足见能胜悟空者,天庭大有人在。事实也是如此,孙悟空初上天门,有个愣头青守门小兵就跟孙悟空大战了五六十回合。小兵尚且这么能打,何况诸多大神大仙? 别看九曜星、大力神个个丑到没朋友,功夫应该还不错,否则连个小兵都不如,他们是怎么被提拔的?那么,为什么天罗地网还是收拾不了孙悟空呢?集体的出工不出力而已。不是他们不想出力,而是“水太深”,谁也不愿做那根出头的椽子。二郎神则不同,接到调令,大喜出战,此谓能者的自信;沙场博弈,出尽全力,此谓能者的任事,丝毫没有藏着掖着。 他战前曾对天王说:“小圣来此,必须与他斗个变化。列公将天罗地网,不要幔了顶上,只四围紧密,让我赌斗。若我输与他,不必列公相助,我自有兄弟扶持;若赢了他,也不必列公绑缚,我自有兄弟动手。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,住立空中。恐他一时败阵,逃窜他方,切须与我照耀明白,勿走了他。”意思是,你们瞧好吧,我包圆了。他没有乘着月黑风高耍流氓,也没有推诿搪塞躲猫猫,要么不做,做就做他个漂漂亮亮,最终,孙悟空沦为俘虏。就此战的表现,二郎神不愧一个“能”字。 二郎神官箴中的“能”,与传统廉政文化中的“能吏”,是存在区别的。传统能吏,一般是指娴于吏道,规避法令,善于解决棘手疑难问题的官员,与之分别对应的是好空谈、善作秀的“清流”与“多刑杀人,欲以立威”的“酷吏”等,褒贬不一;二郎神的“能”,属于能而尽职,不负其任之“能”,比起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、还美其名曰“谨慎”的家伙,二郎神显然“能岗匹配”。这种“能”,比那种一味的“慎”,更值得提倡。 为官者应言其所应言,行其所当行。出色而不打折扣的完成政务,叫“奉法循理”;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下属,叫“修己以安人”,才能让下属“见贤思齐”。能而不任者,是为渎职;能而任事者,才是本职。 敏与惠的辩证法 战事结束后,二郎神和弟兄们的对话也很有意思。康、张、姚、李等人说:“兄长不必多叙,且押这厮去上界见玉帝,请旨发落去也。”真君道:“贤弟,汝等未受天箓,不得面见玉帝。教天甲神兵押着,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。你们帅众在此搜山,搜净之后,仍回灌口。待我请了赏,讨了功,回来同乐。”汝等未受天箓,不得面见玉帝,等于是说,你们现在还不是干部,不能跟领导见面。可是不见玉帝哪来的机会受天箓?孙悟空当个弼马温,不是还先面见了玉帝?此处,二郎神的考虑恐怕不足为外人道也。 在别人的队伍里甩石头、掺沙子、挖墙脚,虽然是个技术活,却也不怎么复杂。试想一下,如果玉帝老儿不经意的玩上一玩,你让二郎神怎么办?所以天庭的赏赐,必须由他代领,再重新分配,把赏罚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。不得不说,二郎神机敏过人,官箴中的这个“敏”字,尽管有阻碍下属升迁的嫌疑,但是天庭的赏赐,他还是与兄弟们分享了,又突出一个“惠”字,为下属谋福祉,提升下属的幸福指数。其中的维度与取向,值得解读。 敏于事,是干部的素质要求。遇事敏锐,说明判断力强,作风雷厉风行。麻木不仁,浑浑噩噩,别说谋长远,求当下都未必能够,又何谈惠及下属?二郎神的“敏”,在当时合理,放在今天亦不为过。团队如果失去合力,整体功能怎么强化?组织目标如何实现?为下属计,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,是对的;但是考虑到集体利益,晋升也应以优势定位和动态调节为原则,注重心理激励和内部管理,而不是随意提拔。这应该是一个人才使用与服务治理的均衡解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二郎神所思所想或在此。 他的兄弟及千余部下,江湖气太重,所谓“草头神”,其实就是土匪,被地方政府收编了而已。这些人不会在乎什么编制,他们所追求的“惠”,无非大碗吃肉,大秤分金。驾驭他们,靠的不是“从其所令”,而是“从其所行”,唯有如此,才能完成“下之事上也”的管理目标,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。 俗话说,勤能补拙。传统官箴中的“勤”看似是“敏”的先决条件,其实并非绝对。“勤”是作风要求,“敏”是素质要求,二者有关系,但视野不同,“敏”的视野更为宽泛。当然,官员倡导勤勉作风,力戒懒散拖沓,也是必须的。二郎神的三字官箴,曰独,曰能,曰敏,渊源梳理不乏殷鉴,学起来不难,做起来也不难,难就难在不学不做。如果我们今天的干部在官箴上连一个旧时代虚构的人都混不过,那就不如找块豆腐撞一下了。(叶之秋,文/赵炎) |